重元之乱是谁发起的?最后夺位成功了吗
辽朝的皇权传承,充满曲折与波折。圣宗皇帝的两个儿子宗真与重元,各具特色,宗真慈和宽厚,重元勇武过人,颇通兵法。圣宗遗命欲将皇位传给长子宗真,然而皇后却偏爱次子重元,暗中谋划让重元登基。
在那皇权至上的辽国,宗真的皇位一度岌岌可危,性命难保。重元却出乎众人意料,将母亲的计谋告知兄长,使得皇太后的阴谋无法得逞。宗真对此感激涕零,立重元为皇太弟,承诺日后传位给他,以酬谢他的恩情。
历史并未按照人们的预想发展。兴宗耶律宗真去世后,皇位并未传给皇太弟重元,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继位后,为感谢重元的忠诚与义气,封他为皇太叔,并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朝拜时不用行礼,名字也不用上报,还赐给他金券誓书、四顶帽、二色袍等尊贵荣誉。他的儿子涅鲁古也被封为楚王,执掌南院军政要务。
辽道宗时期的重元之乱打破了辽朝皇位继承的平静。在这之前,辽朝的皇帝和蕃汉大臣对汉文化的吸收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汉制对契丹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特别是在皇位继承上,长子继承制已经由原来借鉴中原的方式变为多数契丹贵族本身的认可。圣宗和兴宗在位时,都已经为长子继承皇位做了必要的安排。可以说,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辽朝皇位的长子继承制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确定下来。
重元之乱虽然看似是皇室成员间的权力斗争,但其实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它实际上是外戚通过太后介入皇权争夺的反映。以此为界,辽朝前期的宗室间权力争夺演变成了国舅各族帐间通过拥立本家族来谋取权力的斗争。耶律重元被指责为“恃梁孝王之宠,又多郑叔段之过”,正揭示了重元之乱的根源在于太后与诸舅之间的权力斗争。而变故发生在道宗朝而非兴宗朝,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元的儿子涅鲁古的野心驱动。重元兵败后追悔莫及地说“涅鲁古使我至此”。
这一历史事件的背后,隐藏着皇权、外戚、宗室之间的复杂纠葛与斗争,是辽朝历史中一段引人入胜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