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岳飞的死秦桧只是帮凶?主谋到底是谁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趣怪网的小编,走进一个充满历史风云的故事世界。
岳飞,这位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岳飞的领导下,大宋的军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让金军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这位抗金英雄的命运却令人扼腕叹息。
尽管秦桧在岳飞的悲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并非主谋。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那位为了自己的皇位而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的皇帝——赵构。
1126年,宋帝国的都城开封被金军攻破,金军洗劫了财宝,并将皇帝赵桓及太上皇掳走。国不可一日无君,赵桓的弟弟赵构继位。他的皇位并不稳固。一方面,他担忧哥哥赵桓会回来抢夺皇位;另一方面,他害怕将领权力过大,引发内部动荡。
岳飞,这位北伐的将领,打得金军节节败退,其岳家军的口号是要一直打到金国首都,迎接两位皇帝回国。这正是赵构所担心的。他害怕岳飞的迎二主言论会引发内部的纷争,动摇他的皇位。他急于召回岳飞。
这时,秦桧看到了赵构的心思,提出和解是唯一出路。赵构听到这个提议,自然是喜出望外,任命秦桧为宰相,出使金国提出和解。而岳飞的召回,更是让赵构的杀心再起。他命令秦桧诬告岳飞谋反,这个唯一能阻挡金军铁蹄的将领,就此陨落。
当赵构质问秦桧“岳飞当真谋反?”秦桧回答“莫须有”,意思就是“不见得没有”。“莫须有”三字也成为冤案的代名词。
赵构作为皇帝,人们无法直接指责他的罪行。害死岳飞的账就被算到了秦桧头上。秦桧被做成雕像,在岳飞墓前已经跪了近千年。回顾这段历史,赵构这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只顾自己的宝座,不顾国家安危,残害忠良,屈辱求和。他的行为已经足以使他遗臭万年!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残酷。岳飞的不幸遭遇令人痛心,而赵构的自私行为则令人愤慨。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深刻反思,历史是由人们的抉择和行动构成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