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之一冯太后与北魏改革
拓跋焘逝世两年之后,北魏迎来了一位杰出的君主——正平二年(452年)的新君文成帝。他接替了连年征战的先祖,致力于恢复民生,发展农业生产,并减轻了赋税劳役的负担。在历经南征北战之后,北魏开始走向和平建设的新阶段。
文成帝在位期间,恢复了拓跋焘时期的佛教政策,使得佛教在北魏再度兴盛。他的皇后,即文明太后冯氏,却是一个有着卓越政治才能的女性。她在文成帝逝世后,实际上掌握了政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对北魏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贵族家庭,她的祖父和父亲曾在北燕担任重要职务。她本人在宫中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并在十四岁时被选为贵人,四年后被立为皇后。在文成帝逝世后,年仅十二岁的献文帝继位,此时北魏政权面临权力斗争的危机。冯太后面对太原王乙浑的专权,展现出了机智果断的政治才能,将其成功诛杀。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冯太后的私生活也备受关注。尽管她有许多男宠,但她在政治上的决断能力却得到了臣下的拥护。她提拔出身低微的人才,赏赐臣下时也非常大方。冯太后与献文帝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了献文帝在孝文帝年幼时被迫禅位。五年后,献文帝被冯太后逼死。此后,冯太后重新临朝称制,长达二十年之久。
在北魏前期,社会矛盾尖锐,阶级斗争激烈。除了农民起义外,还有鲜卑贵族内部的革新派与守旧派的矛盾,以及鲜卑族与汉族人民的矛盾。为了巩固北魏统治,冯太后和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颁行傣禄和实行均田制。冯太后还实行过其他一些改革,如禁止同婚等移风易俗的措施。这些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其他各项改革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冯太后的汉化教育也对孝文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化教育成为孝文帝日后推行汉化政策的思想基础。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冯太后的陵墓永固陵位于山西大同市西北寺儿梁山南部,是最大墓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