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禅师为什么不认识孙悟空?
如来降服孙悟空,真的需要断掌甚至舍弃生命吗?有些朋友误解了原著中的描述,认为如来佛为降服孙悟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断掌并死亡。深入解读原著,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
关于“断掌”,原著中确实描述了如来佛的五指化为五行山。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来佛真的断掉了手掌。五指化山是一种神通的展现,是如来佛法力的体现,而非自我牺牲。如来在降服孙悟空后,玉帝举办的宴会上,他依旧能够合掌致谢,证明了他的双手健全。
至于“如来佛死了一次”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原著中,如来佛在娑罗双林说法时,提到了涅槃的概念。涅槃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可以理解为神祇的一种升华,并非死亡。如来的表现也完全不像已经死亡过一次的神灵。他在后来的故事中依旧活跃,展现出了高深的法力。
将涅槃理解为死亡并不准确。例如,孙悟空出五行山后,所说的“涅槃罪度”并非指其死亡。同样,乌巢禅师传经时的“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也不能理解为三世佛诸佛都死过一次。涅槃在佛教典籍中,是登上极乐世界的象征,是一种神化的升天,远非死亡那么简单。
作者让如来说出有关涅槃的言论,并非暗示他自己需要重生,而是暗示孙悟空经过此次事件后,能够去除心中的魔性,一心归佛,达到“释厄”的目的。这一回回目名也叫做“五行山下定心猿”。
关于如来放舍利之光的描述,更不能理解为他的死亡。舍利子在佛教中是高僧修行得到的珍稀宝贝,非死后才有。比如奎木狼下界时的内丹舍利,以及唐僧袈裟上的舍利子,都是修行的宝贝,而非死后遗物。
如来降服孙悟空并没有断掌或舍弃生命。他展现的是无边的佛法和高深的法力。通过五指化山和放出舍利之光等神通,充分展现了如来佛的威严和神通广大。我们不必过度解读原著中的细节,而应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