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多位公主选择出家当道士了呢?
唐朝:帝国辉煌与公主道梦之旅的独特篇章
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除了其无可争议的地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还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引人注目:多位唐朝公主选择出家为道士。这一现象在历代王朝中比例最高,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历史背后的原因的深度好奇。
唐朝的公主们,纷纷踏上道梦之旅。在开元时期,天下宫观共有1687所,其中道士所住的有1137所,女观则占据了550所。从唐代《唐昌观玉蕊花》的诗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一现象的冰山一角:“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玉明。”
这些公主中的“女冠”,亦被称为“女黄冠”或“女冠子”,即女道士。唐代女冠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类:修真女冠和宫观女冠。后者特指那些公主女冠。在唐代,总共有210位公主,其中入道者竟高达12位。
唐代公主的入道选择,并非偶然,而是与唐代诸帝的崇道之情以及道教内部逐渐形成的制度相互呼应。探究唐代公主的入道动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慕道、追福、延命,以及在夫死之后的舍家与避世借口等。这些动机都与宗教意识的皈依强度密切相关。
据传,最早入道的唐代公主是太平公主,她是武则天的女儿。在8岁时,她曾以“为外祖母积福”的名义出家为道士,尽管她仍住在宫中。当太平公主16岁时,因拒婚而正式入住太平观为观主。等到婚事平息后,20岁的她如愿以偿地嫁给了驸马。
除了太平公主外,还有两位公主入道也有正式记录,她们是的八女儿和九女儿。她们是以“为祖母祈福”的名义出家为道的。离开宫廷后,两位公主住进了豪华的金仙观和玉真观。虽然她们似乎确实终身未婚,但生活中却不乏绯闻与浪漫。她们常常召集名人雅士饮酒作乐,不少男子都被这两位公主的风采所吸引。
唐朝公主的入道现象是一段富有神秘色彩的历史。这些公主的选择不仅反映了唐朝皇帝的崇道之情,也展现了公主们对宗教的信仰与追求。这一历史现象不仅令人着迷,也为我们提供了探究唐朝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