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真实现身?天文学家重大发现揭晓!
“平行宇宙”这一概念,早已在科幻作品中大放异彩,而现在,它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有着真实存在的可能!
这一切的探讨,始于一种引人入胜的理论——暗物质可能是由“原初黑洞”构成的。这些原初黑洞,是在宇宙诞生之初,由于各处的能量密度差异而形成的。简单说,只要能量密度差异超过50%,就有可能产生原初黑洞。
而今,来自日本卡夫利宇宙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对此提出了新观点。他们认为原初黑洞的产生并不仅限于传统的理论解释,还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由宇宙暴涨期产生的“子宇宙”坍缩形成。
关于暴涨理论,它描述了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某个短暂时期,宇宙经历了一次急速的指数级膨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宇宙孕育出了众多的“子宇宙”。这些子宇宙数量庞大,其中一部分在尚未“成长”就发生了坍缩。由于它们在极小的空间内蕴藏了巨大的能量,因此坍缩后就形成了黑洞。
而那些较大的“子宇宙”,同样也会在坍缩后形成黑洞。令人惊奇的是,根据相对论,当这些子宇宙的大小超过一定界限时,它们就会进入一种特殊状态——从外部看,它们就像普通的黑洞;而从内部看,却是一个正常膨胀的宇宙,这就是引人瞩目的“平行宇宙”理论。
我们目前还无法窥探这些“平行宇宙”的内部结构,它们如同迷雾中的谜团,至少在现有的理论框架内,我们还无法揭开它们的面纱。只知道它们以黑洞的形式存在,拥有自己的“视界”。
研究人员激动地宣布,他们已经获得了与“平行宇宙”中的原初黑洞相关的首个观测结果。基于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他们利用“昴星团望远镜”进行观测,发现了一个质量相当于月球的“平行宇宙”黑洞。正是这个黑洞,导致了仙女座星系中的一颗恒星在极短的时间内亮度急剧增加。
尽管这项研究看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但谁又能说,如今的许多惊人发现,在以前不是被人们视为幻想呢?毕竟,科学总是在不断突破与探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