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伦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却难成大气候
历史中不缺乏那些虽天资平凡却企图建立伟业的人物。今天,让我们跟随趣怪网小编的脚步,一起回顾司马伦的人生历程。
司马伦,作为司马懿的第九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以及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曾历任琅邪郡王、行东中郎将、宣威将军,并被封为赵王。在晋惠帝在位时期,皇后贾南风擅权,引发宗室不满。元康九年,贾南风设计废太子并幽禁他,朝野哗然,太子势力联合当时的赵王司马伦,密谋废除贾南风,复司马遹之位。
司马伦是个贪婪而冒险的人,他的下属清楚太子的智慧与贤能,知道如果太子复位,必将与贤人共同治国,自己的地位将受到威胁。他们建议司马伦暂缓行动,先除贾后,再助太子复仇。出于个人私利的考量,司马伦选择了按兵不动。不久,贾南风为消除太子复位的威胁而派人将其杀害。
永康元年四月,司马伦以复仇为名,发动政变,控制司马衷并废掉贾南风,随后大开杀戒,诛灭反对势力。掌握实权后,司马伦大肆封赏,致使政局黑暗。他利用巫鬼手段制造舆论,最终逼夺天子玺绶,逼司马衷退位并幽禁之。随后,司马伦称帝,大赦天下。由于大肆封官送爵,导致貂尾不够用,只好用狗尾代替,百姓编了两句民谣讽刺朝廷。由于滥封乱赏,各级官员数量太多,金银官印一时间铸造不出来,很多官员只有板书封号而无印信。司马伦的朝政几乎都委托给野心勃勃的孙秀,孙秀借机铲除异己、滥杀忠良,甚至私自改动皇帝诏令。司马伦和孙秀的胡作非为激怒了其他王侯,最终引发内战。司马伦在位仅一百多天就被赶下台。最终他被毒死,所封的官员全都被罢免。对于这场叔祖称族孙为太上皇的闹剧来说,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历史再次告诉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唯有明智与审慎才能避免走向悲剧的边缘。尽管命运曲折多变但真理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司马伦的悲剧警醒世人莫被权力蒙蔽双眼失去自我与良知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残酷现实与社会的复杂性。(刘秉光)